2025年9月14日下午,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召开2025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专题会。会议旨在进一步优化本科人才培养体系,提升教育质量。元英进院士、院党委书记杨博、副院长李炳志教授以及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系系主任、教学副系主任参会。会议由罗云孜教授主持。
研讨会上,罗云孜老师首先对学校关于制定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,明确了“厚基础、强交叉、重创新”三大原则,并强调各专业要对标国际前沿,突出自身特色,强化课程地图与先修关系梳理。
随后,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合成生物学、制药工程、生物工程、食品工程四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逐条审议。在讨论过程中,委员们重点聚焦专业核心课程的精炼,确保课程具有专业特色且不可替代;专业选修课则按照“基础拓展、前沿交叉、产业应用”三大模块进行重构;同时,统一绘制课程拓扑图,明确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程。经过充分讨论,委员会现场形成培养方案修改意见,各专业将在后续工作中完成方案的迭代更新。
针对合成生物学强基班和双螺旋精英班的建设,会议进行了深入研讨。强基班将以“解码生命、重构细胞可编程”为主线,进一步强化生物学底层技术的学习。双螺旋精英班确立了“合成生物学+AI”、“半导体合成生物学”交叉方向的培养模式。2025年双螺旋精英班试点“合成生物学+AI”培养方式,主修合成生物学,辅修人工智能微专业,培养“合成生物学+AI”交叉人才。
在会议总结环节,元英进院士指出:坚守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,把培养人放在中心位置,源源不断输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他要求各系以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,把课程地图变成“学生成长路线图”,把课堂建设成“创新能力孵化器”,让每一名本科生都能在天大遇见更好的自己,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。
本次本科培养方案专题研讨会的成功召开,为学院本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,明确了路径。学院全体师生将以此为契机,共同努力,不断提升教学质量,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奋斗。